

人物 | 周仁權:投身物業 兵心依舊
- 分類:媒體報道
- 發布時間:2018-08-29
【概要描述】2016 年8 月12 日,一場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軍區政治部主辦的“江蘇最美人物發布會”在南京紫金山麓舉行。在這場發布會上,周仁權被授予“最美復轉軍人”榮譽稱號。
人物 | 周仁權:投身物業 兵心依舊
【概要描述】2016 年8 月12 日,一場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軍區政治部主辦的“江蘇最美人物發布會”在南京紫金山麓舉行。在這場發布會上,周仁權被授予“最美復轉軍人”榮譽稱號。
- 發布時間:2018-08-29
2016 年8 月12 日,一場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軍區政治部主辦的“江蘇最美人物發布會”在南京紫金山麓舉行。在這場發布會上,周仁權被授予“最美復轉軍人”榮譽稱號。
從保安做起
2004 年,周仁權所在部隊進行整編,時任南京軍區通信修理所行政副團職處長的他,與妻子商量后,決定選擇自主擇業,到商海一搏。脫下軍裝后,周仁權跟人到了上海,合伙做起面粉生意,結果卻很不理想。3 個月后,他心灰意冷地回到南京。經老領導、老戰友指點,決定轉而投身物業管理。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并沒有選擇直接開公司當老板,而是南下深圳,應聘到當地一家物業管理公司當保安。一個堂堂的團職領導,成了“周保安”。白天巡邏值守,喝白水吃冷饃;晚上睡大通鋪,聽著高分貝的呼嚕聲入眠。由于一舉一動的“軍人范兒”,入職10 天他就升任保安隊長。凡是與物業管理工作搭邊的事情,“周隊長”都要事無巨細地親力親為。
3 個月后,周仁權到深圳一家物業的南京分公司應聘,看了他的資料后,公司給了他總部機關職能部門主管的職位,可他執意要求到小區項目任經理。憑著部隊的老底子,從整個管理的理念、原則到各項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再到崗位的勞作區域和人員定置,以及如何提高服務品質,取得業主的理解和支持,他都梳理得井井有條。他保持著部隊養成的習慣,兜里每天都揣著筆記本,從辦公室到管理現場,從管理現場到業主家里,想到哪記到哪,走到哪記到哪,措施一一落到實處,問題一一當場整改,很快就使小區的環境和物業管理面貌煥然一新。
工作之余,他的足跡非常有規律地穿梭于書店和項目的兩點一線間。凡是與物業管理相關的書籍,他都如獲至寶搜入囊中,宿舍的燈光通常亮到子夜以后,書的留白處寫下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厚厚的讀書筆記記滿了30 本,摞起來足有一米多高。他把自己學成了物業管理的行家里手,完成了從實踐到理論又從理論到實踐的兩次飛躍。
半年后,不甘現狀的周仁權,又應聘到一家物業公司總部職能部門任總監,并信誓旦旦地表示:“先不給我發工資,三個月的試用期,到時不滿意立馬走人?!鄙先魏笠粋€月,他的工作如魚得水,出色的宏觀把控能力和業績被公司上下所認可,被提升為公司副總經理,三個月后,又擔任了總經理。
創辦物業公司
2005 年6 月,總經理正做得順風順水的周仁權,謝絕公司的再三挽留,毅然辭職。他在南京太平南路租了一間只有十幾平方米的辦公室,創辦了南京和諧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創業初期困難多,公司開張了三個月,經營報表上的業務數據一欄還是零。房租和水電費、員工工資支付、前期辦公家具設備購置等經濟壓力并沒有壓垮周仁權,骨子里軍人的頑強精神讓他做了個非同凡響的決定——帶著全體員工,到一家頗有名氣的物業公司“集體打工”,接管了一個“雞肋”小區項目。
這絕對不是周仁權一時的頭腦發熱,而是他旨在化解公司困境、實地鍛煉員工隊伍的深思熟慮。但這是一個令委托方頭疼許久的老舊小區,業主和開發商因房屋建筑質量而引發的矛盾尖銳;業主委員會形同虛設;物業費收不上來,小區的設施破舊;業主們怨聲載道,把氣撒在剛進駐的和諧物業頭上,沖進辦公室、謾罵指責甚至找碴動粗。員工們感到受了窩囊氣,可周仁權卻把這些過分的舉動,看作是業主對新物業懷有期望的倒逼表現,對他們笑臉相迎、邀請入座、端上熱茶、促膝溝通。他的這些舉動有效緩和了業主們的抱怨情緒。
周仁權緊接著砍了“三板斧”:一是建議改選業委會,多名有威信熱心腸肯擔當的業主入選;二是積極與開發商溝通,很快啟動了問題房的維修工程;三是全面提高工作品質,并在上下班高峰期在門衛設立形象崗。小區的面貌迅速改觀,業主好評如潮,物業費收繳率達到90% 以上,和諧物業的品牌戰一炮打響。
2007 年,公司升級為國家二級資質物業管理企業;次年成功通過了國標質量管理、環境管理、職業健康安全三大體系認證。2010 年,公司獲得國家一級物業管理企業資質。
打造復轉團隊
早在創業初期,周仁權就對用什么人、建什么團隊思考了許久。30 年的軍旅生涯,心中濃濃的軍人情結,最終使他看好“忠誠守信、鋼鐵意志、不畏艱難、敢打敢拼”的軍人品質,必定是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殺手锏”。
公司成立十多年來,凡有從軍經歷的應聘者優先錄用,辭退復轉軍人員工必須周仁權親自批準。公司建起了“軍人之家”,成為人武部“退伍軍人創業安置基地”。一傳十十傳百,500 多名轉業退伍軍人慕名而來,聚集在和諧物業旗下。
如今公司的12 名高管中,有9 名為復轉軍人,其中董事長、總經理、總工程師都是團職干部,管理層中30% 出自行伍。昔日的戰友、今日的同事、生活中的兄弟姐妹,公司成為復轉軍人在和平年代的第二個戰場。進門喊報告、見面行軍禮,成為和諧物業有別其他同行企業的亮麗風景?!败娹D民營企業”成為公司響當當的品牌。
在和諧物業,復轉軍人和共產黨員均享受110% 的薪金待遇。周仁權還為一個任高管的戰友一筆還清其欠下的巨額外債,讓他輕松投入工作。他以轉讓項目、資助款項、代為注冊等方式,幫助8 名原公司復轉軍人管理層員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實現其創業的夢想。推薦4名原公司復轉軍人員工到更好的職場平臺。
黨建排頭兵
2014 年初,一個好幾百萬元標的的物業項目開標,競爭非常激烈,各家的報價、資質都差不多,但和諧物業笑到了最后。發標者說:“建有黨委的物業公司,我們信得過?!?br>
走進和諧物業辦公樓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條紅色標語:讓黨旗永遠高高飄揚在和諧集團。周仁權說:“從安徽全椒的小山村走到大城市,在部隊入黨提干;乘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創業當老板。沒有黨的關懷和指引就沒有我的今天。我就是黨的人!”
2008 年汶川地震,以周仁權為首的公司復轉軍人黨員們,向災區交納特殊黨費并成立公司黨支部;兩年后升格為黨總支,2013 年春天成立公司黨委,周仁權被推選為黨委書記。公司建立了標準化規范、一體化推進、軍事化管理、示范化引領、常態化問效的黨建工作目標責任制,彰顯了和諧物業黨建工作的特色。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周仁權帶著公司機關黨員到江蘇灌云縣開山島民兵哨所,學習守島英雄、時代楷模共產黨員王繼才30 年如一日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無私奉獻給國防和海防事業的先進事跡。給黨員們上了一堂具有感染力的黨課。和諧物業被南京市委列為“兩學一做”活動檢測示范點。
和諧物業“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的黨建工作實踐,受到各級黨組織的關注,市委組織部多次到公司考察民營黨建工作。
把慈善當作事業
一次朋友的聚會上,周仁權得知有好幾名家庭貧困的大學生,經常耽誤學業在校外打工。說者無意,可聽者有心,第二天他便安排財務拿出2萬元現金資助。如今這些大學生早已畢業,有的還讀了研究生,有了讓人羨慕的工作和薪水。逢年過節都會給周仁權發來信息,不忘當初那一筆沉甸甸的“恩”。
2007 年,周仁權加入南京市鼓樓愛心助學協會并擔任副會長,當得知一個失去父親的李姓初中男孩,自強不息學業優秀時,被深深感動,就約上鼓樓愛心助學會的沈樹玲秘書長,一起到這個孩子家探望,并送上5000 元的助學救助金。之后這個孩子從高中到大學,一直是他資助的重點對象,孩子沒有讓周仁權失望,大學畢業時考上了美國名校的碩博連讀研究生。周仁權又到場祝賀并送上2000 美金的獎學金。
多年來,周仁權把慈愛當作事業,資助汶川映秀鎮創辦“希望中學”;向江蘇省青少年基金會捐款;在溧水、淮安兩所農村小學建立“和諧物業書庫”;向南京市鼓樓區愛心助學協會捐資,設立“和諧物業助學獎學金”;為南京外來工子弟學校愛心捐助,并擔任了名譽校長;多次送關愛探望低保困難戶;為父母雙亡的孤兒資助扶困金;長年為南京兒童福利院義務打理綠化……他還在人大代表述職會上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碼,并承諾“有困難,找仁權!”